听力知识 
助听器验配常识 
助听器技术原理 
助听器使用与保养 
聋儿康复保健 
耳鸣的治疗和诊断 
耳科疾病 
 

验配常识
人耳结构分析图【宿州西门子助听器】
安徽助听器丨神州鸿声丨全国连锁丨专业验配   2016-04-28 15:07:59 作者:宿州助听器 来源: 文字大小:[][][]
俗话说:“一分聋,三分傻”,可见人耳听觉系统的重要性。因此对于听力康复工作者来讲,首先应该熟练掌握人耳的基本生理解剖结构及其功能特点。


 

         众所周知人耳的基本功能是听功能,这涉及到整个听觉系统。其实还有一项人体非常重要的功能,即平衡功能。与前庭系统有关。人耳听觉系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:外耳、中耳、内耳。

 
 
 
内耳,又称迷路。结构复杂而精细。位于颞骨岩部,从组织学上分为骨迷路和膜迷路两部分,膜迷路套叠于骨迷路之内。
膜迷路可分为椭圆囊、球囊、膜半规管和膜蜗管,各部相互连通。膜迷路内包含司平衡和听觉的结构。
骨迷路由约2.5mm厚、不含血管的致密坚硬骨质构成。
膜迷路内充满内淋巴液,膜迷路与骨迷路之间充满外淋巴液,内、外淋巴液互不相通。
从解剖功能上看,内耳包括前庭、半规管和耳蜗。

1
半规管
半规管分为上、后、外半规管,它们两两垂直。半规管维持人体的平衡,主管旋转运动,不具有听功能,但由于淋巴液在内耳是连续的,因此伴随着听力损失而出现的平衡问题如眩晕、呕吐等都与之有关。三个半规管汇聚在一起,形成一个共同的通道即前庭。

2
前庭
前庭很小,形状不规则,是骨迷路中最膨大的部分,位于耳蜗和半规管之间,在耳蜗的后方,骨半规管的前方,略呈椭圆形。前庭中有两个来自半规管的囊,上方是椭圆囊,下方是球囊,它们都充满了淋巴液。

3
膜迷路
由膜管和膜囊组成,借纤维束固定于骨迷路内,其形态基本与骨迷路相似,但管径较小,悬浮于外淋巴液中,膜迷路内充满内淋巴液。膜迷路分为4部分:椭圆囊,球囊,膜半规管及膜蜗管,各部互相沟通,形成一密闭的管道,容纳内淋巴。膜窝管与听觉有关,其他与平衡觉相关。
椭圆囊

于前庭内,有膜半规管的5个开口,囊壁有椭圆形,较厚的感觉上皮区,既椭圆囊斑,亦称位觉斑,感受位觉。

球囊

位于前庭内,内壁有球囊斑,亦感受位觉。
椭圆囊和球囊均为平衡觉感受器,不仅能感受静止时的位置变化,还能感受直线变速运动时位置变化的刺激。

膜半规管

经5个孔与椭圆囊相通,能感受旋转变速运动时位置变化的声刺激。 

4
膜蜗管
又名中阶或蜗管,位于前庭阶及鼓阶之间,上壁为前庭膜(赖斯纳氏膜)与前庭阶相隔,不互通。外含外淋巴液,内含内淋巴液,下壁为基底膜与鼓阶相隔。基底膜是螺旋器的根据地。基底膜上有支柱细胞,内外毛细胞和胶状盖膜组成的螺旋器,又名Corti器。毛细胞是听觉细胞,盖膜是一种胶状物质,内侧附在支柱细胞上,其余部分覆盖毛细胞。淋巴液的波动使盖膜产生起伏运动,带动毛细胞,转化为神经冲动,由毛细胞内含的听神经末梢传导上行神经冲动,在大脑皮层听觉中枢产生听觉

5
耳蜗
耳蜗形似蜗牛壳,位于前庭的前内方,是骨迷路最靠前的部分。耳蜗主要由中央的蜗轴和周围的骨蜗管组成。人类的骨蜗管旋绕蜗轴2.5~2.75周。从蜗底到蜗顶,依次为第1、2、3周。蜗轴呈圆锥形,有在蜗轴上伸出的骨螺旋板环绕。骨螺旋板与骨蜗管外壁之间为基底膜。骨蜗管内共有前庭阶、中阶和鼓阶3个管腔。

6
柯蒂器
前庭阶和鼓阶内均为外淋巴液,而中阶为膜迷路,其内为内淋巴液。当镫骨底板向里推动淋巴液时,淋巴液就会向圆窗部位流动,即前庭阶中的淋巴液向鼓阶中流动,通过圆窗来释放压力。中阶和前庭阶有极薄的膜相隔离;而基底膜分隔中阶和鼓阶。基底膜是中阶里螺旋器的根据地。
中阶的外壁由螺旋韧带和微血管组成。血管丛可分泌内淋巴液,是内淋巴液化学成分的主要来源,它是维持毛细胞功能的必要物质。基底膜上有支柱细胞、内毛细胞、外毛细胞和胶状盖膜等形成的螺旋器,又名柯蒂器。

7
毛细胞
为听觉感觉细胞,内毛细胞约有3500个,外毛细胞有12000个以上。有关耳蜗和听神经对声音的译码和传递的确切机理未完全清楚。毛细胞底部含有神经末梢,多根神经纤维组成螺旋神经节,并集结形成耳蜗神经,前庭神经和耳蜗神经共同组成前庭蜗神经(听神经,第8对脑神经),其中95%的神经纤维与内毛细胞相连,只有5%与外毛细胞相连。盖膜是一种胶状物质,毛细胞上的纤毛丛就埋在盖膜里,淋巴液的波动使盖膜产生“剪切运动”,刺激毛细胞宿州西门子助听器【www.0557ztq.com